5月11日,記者從省體育局了解到,目前全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占全省總人口的34.7%,達到209萬人。全省各類活動站點、俱樂部達1.7萬個,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.01平方米,超出全國平均水平。
近年,我省不斷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,深入推進全民健身“六個身邊工程”,建設足球場、全民健身設施和縣級國民體質監測點,推進省、市(州)、縣(區)三級體育社會組織建設,全省各類體育社會組織達到1061個,大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率達到100%,1.2萬名社會體育指導員為健身群眾提供科學的健身指導。
為了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健身,全省各級體育部門還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和賽事活動。太極拳、鍋莊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健身方式有了更廣闊的交流機會,球類比賽有了更專業的比賽平臺,賽馬等極具地域特色的項目也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參與,全省各族群眾體育素養和身體素質得到顯著增強。
各地也不斷創新工作模式并積極保障全民健身經費,推動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。西寧市首創省內“體衛融合”共建國民體質監測中心(站點)新模式,推動社會場館和中小學校場館向社會開放;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為每個鄉鎮補助1萬元專門用于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;海東市樂都區被命名為第一批“全國老年太極拳之鄉”;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舉辦鄉村足球賽;玉樹藏族自治州在2019年“我愛足球”中國足球民間爭霸賽青海賽區比賽中包攬五人制青少年、成年、女子各組冠軍;果洛藏族自治州大力開展民族傳統體育比賽。(納玉堂)